安德魯·泰特、本尼·約翰遜和聖經中的男性危機

在這個價值觀支離破碎、社交媒體影響者崛起的時代,安德魯·泰特(Andrew Tate)成了一個兩極分化的人物。他自稱是男子氣概的擁護者,為年輕男性提供了一種由物質主義、支配力和自我利益所定義的力量。最近,本尼·約翰遜(Benny Johnson)的播客為泰特提供了一個傳播其觀點的平台,並將他塑造成被剝奪權利男性的代言人。
然而,從聖經的世界觀來看,泰特的哲學和約翰遜的認可都值得批判——這不僅是為了真理,也是為了無數在混亂世界中尋找方向的年輕人。
安德魯·泰特是誰?
安德魯·泰特是一名前拳擊冠軍,後轉為網絡名人。他以奢華的生活方式、有爭議的言論和超男子氣概的形象而聞名。泰特通過社交媒體平台聚集了數百萬粉絲,尤其是年輕男性,他在這些平台上吹噓以財富積累、性徵服和自我提升為基礎的成功公式。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說他強調了一些合理的問題,如文化女性化或缺乏強有力的男性榜樣,但泰特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他自己的個人生活與任何年輕人應該效仿或嚮往的相去甚遠,更不用說將其視為榜樣。
《每日電訊報》的梅根·巴沙姆(Megan Basham)在她的X個人賬戶上強調了這一點。她說:「沒有什麼比一個男人認為在強姦婦女之前先掐住她們的脖子、打碎她們的顴骨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強悍更可悲的了。有一種宗教允許這樣的『男子氣概』,但它肯定不是基督教。」
箴言16:18提醒我們:「驕傲必先滅亡,狂傲必先跌倒」。泰特的哲學——以驕傲和權力為中心——與耶穌基督所示範的謙卑和僕人式領導的真正陽剛之氣背道而馳。泰特的信息承諾通過自我榮耀和支配他人來實現自我,但卻沒有承認人的內心只有上帝才能填補的屬靈空虛。」
本尼·約翰遜的責任
自稱是基督徒的著名保守派評論員本尼·約翰遜(Benny Johnson)在其播客節目中為泰特站台時,錯失了一次挑戰泰特所代表的世界觀和捍衛聖經中男性氣質的機會。相反,約翰遜似乎把泰特抬高為一個值得效仿的人物,專注於他對文化腐朽的批判,而迴避了他所傳達信息中存在的問題。這不僅僅是一個疏忽,更是對年輕人和基督徒群體的傷害。
《雅各書》3:1 警告說:「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當教師的不多,因為你們知道,我們這教訓人的,要受更嚴厲的審判。不幸的是,社交媒體放大了各種 「教師」,而按照聖經的標準,他們根本沒有資格成為領袖。約翰遜為泰特提供了一個不加批判的平台,放大了一個與聖經真理背道而馳的信息,這也與約翰遜所信奉的基督教背道而馳。」
雖然約翰遜以「審查」為由回擊批評,但這與審查無關。這是關於虛偽。約翰遜不能一邊聲稱自己是基督徒,一邊又認可泰特明顯違背聖經的觀點。基督徒應辨別我們所推崇的聲音,確保它們符合上帝的話語,而不是世人轉瞬即逝的智慧。
當我們接觸像泰特這樣的人的思想時,我們有義務說出真相。
男性危機
男性氣質的文化危機是真實存在的。如今,許多年輕男性感到迷茫、疏遠和沒有目標。社會不再強調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上帝賦予男人的保護者和供養者的角色。這些加劇了這種危機。
作為回應,像泰特這樣的人物通過提供一種假冒的力量來獲得吸引力。他的答案不是自我犧牲和服務,而是自我榮耀和滿足。然而,這場危機的答案並不在有影響力的人華而不實的承諾中。相反,答案就在聖經永恆的真理中。
《聖經》中的男性氣質要求男性通過犧牲來體現力量,通過謙卑來體現勇氣,通過服務來體現領導力。耶穌基督作為男性的終極榜樣,完美地展現了這些品質。正如《腓立比書》2章3-8節所勸勉的那樣,男性應「不因私心或自負而行事,只要謙卑地看人比自己更重要」。基督在十字架上所體現的犧牲之愛,重新定義了力量的含義,不是支配他人,而是願意為他人服務和捨命。
基督教作家路易斯(C.S. Lewis)等人強調了世俗男性氣質與聖經男性氣質之間的矛盾。路易斯在《純粹的基督教》中寫道:「真正的謙卑不是看輕自己,而是看輕自我中心」。這與泰特等有影響力的人所信奉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誇誇其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會的作用
教會有獨特的責任和義務為年輕男性提供敬虔的榜樣,他們是聖經男性氣質的典範。像安德魯·泰特這樣的人之所以有影響力,是因為教會往往未能以一種貼近生活、引人入勝的方式來解決年輕男性所面臨的具體困境。牧師、父親和導師必須介入這一空白,以基督的品格為榜樣,教導年輕人不是在財富、權力或社會認可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目標,而是在上帝那裡。
此外,基督徒必須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交媒體文化,既要認識到它的潛在益處,也要認識到它的危險。YouTube和TikTok等平台塑造着下一代的心靈和思想,其影響力往往超過主日證道。
正如《以弗所書》5:15-16所敦促的那樣,我們必須「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這包括我們要有意識地消費和分享媒體。
圍繞安德魯·泰特及其在本尼·約翰遜播客節目中的露面所引發的爭議,令人痛心地提醒我們當今真理之爭的利害關係。我們需要提醒年輕人,僅僅因為某人是有影響力的人或大型教會的牧師就追隨他是危險的。追隨者在上帝面前仍有責任明辨是非,追求道德和公義。
年輕人正在尋找指引,他們所追隨的聲音將塑造他們的未來——以及文化的未來。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把他們引向力量和目標的唯一真正源泉:耶穌基督。
珍娜·埃利斯(Jenna Ellis)曾擔任美國第45任總統的高級法律顧問和私人顧問。她在美國家庭電台主持 「珍娜·埃利斯早間節目」(Jenna Ellis in the Morning)和播客節目「珍娜·埃利斯的點播」(On Demand with Jenna Ellis),從聖經和憲法的角度對當前的問題進行有價值的評論。她是《道德憲法的法律基礎》(The Legal Basis for a Moral Constitution)一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