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教會&事工 |
研究顯示,超過五分之一成人離開自小信奉的宗教

研究顯示,超過五分之一成人離開自小信奉的宗教

Getty Images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在36個國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超過20%的成年人離開了他們從小就信奉的宗教。這種趨勢被稱為「宗教轉換」。其結果是基督教和佛教的人數明顯下降,而越來越多的成年人現在認為自己沒有宗教信仰。

根據報告中的定義,宗教轉換現象是指個人在童年和成年之間改變其宗教身份。這包括完全脫離宗教或轉向另一個主要宗教團體。然而,這並不包括同一宗教內部的轉變,如從一個基督教派轉向另一個基督教派。

一些國家,包括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亞和泰國,報告顯示宗教保留率高達95%或更高。其他地區,尤其是東亞、西歐和美洲,則顯示出顯著的宗教流動性。

調查發現,韓國有一半的成年人不再認同他們兒時的信仰。

同樣,荷蘭有36%的成年人、美國有28%的成年人、巴西有21%的成年人表示已經脫離了他們從小信奉的宗教傳統。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人已經轉變為「無宗教信仰」者,其中包括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和那些將自己的宗教身份描述為「無專屬信仰」的人。

數據顯示,基督教是受這種轉變影響最大的宗教之一。例如,在瑞典,29%從小作為基督徒的成年人認為自己如今無宗教信仰。

在所研究的大多數國家中,基督教是因宗教轉換而淨損失最多的宗教。例如,在德國,離開基督教的人數與加入基督教的人數比例為19.7比1.0。也就是說,每當有一個人皈依基督教,就有近20個從小是基督徒的德國人不再認同這一信仰。

不過,這一趨勢也有例外。在新加坡,基督教正在經歷小幅增長,比例為1.0比3.2。這表明每有一個新加坡人離開基督教,就會有另外三個人加入。

在一些國家,如尼日利亞,這一比例是平衡的。離開和加入基督教的人數相等(1.0比 1.0),反映出這些地區的宗教信仰較為穩定。

佛教在一些地區也經歷了重大損失。在日本,23%從小信仰佛教的成年人不再認同任何宗教。在韓國,13%的成年人也同樣脫離了佛教。

雖然大多數宗教轉換涉及脫離宗教,但報告也指出了個人轉向宗教的情況。

韓國有最高比例(9%)的成年人從小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現在卻認同一種特定的信仰,其中大多數人成為基督徒。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和南非,也顯示出成年人在兩種不同宗教之間轉換的顯著比例。

調查進一步顯示,宗教轉換在所有宗教傳統或地區的分布並不均衡。在接受調查的36個國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在25個國家占主導地位或具有歷史影響力。

伊斯蘭教是全球第二大宗教,在包括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在內的6個受調查國家中占主導地位。

佛教在日本、韓國和泰國等國歷來占主地導位,但在某些地區卻出現了明顯的分離現象。

與此同時,印度教和猶太教只在一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和以色列)占主導地位,其宗教轉換率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