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家:福音派应以福音为中心,而非拯救
福音派基督教义由一种“拯救文化”塑造而成,但其应该努力寻求的是一种“福音文化,”美国北帕克大学(North Park University)宗教学教授麦克奈特(Scot McKnight)博士如此说。
“救恩的福音产生了我所谓的‘拯救文化’--一种标记谁在里面谁在外面的文化。于是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们在团队里面,其他人在外面’……‘福音文化’是一种由‘跟随耶稣、生活在作为王的耶稣之下’塑造而成的文化。‘福音文化’包括个人拯救,但还包括更多,”麦克奈特在和基督邮报的一个采访中说。
本月早些时候,麦克奈特与基督邮报在芝加哥“Pastorum Live”会议上谈过话。麦克奈特还写了一本关于这个话题的书《The King Jesus Gospel: The Original Good News Revisited》(耶稣为王的福音:重访原始的好消息)。
“《圣经》的中心问题不是‘我如何得救?’”麦克奈特在讲解中说。“这不是关于‘我’的问题。《新约》的中心问题是,‘谁是耶稣?’这是关于‘神’的问题。‘我’的问题跟在耶稣的问题之后。”
“福音布道家的根本性工作不是让人们对罪感到内疚,或者对一位震怒的神感到恐怖。福音主义的中心问题是,‘你觉得耶稣是谁?”
福音派的牧师们,麦克奈特在采访中解释说,更加关心加速人们的决志,而非门徒培训。
“牧师们……传讲复兴式的道,突如其来的决定,突如其来的体验,结果是,如果我有了那种体验,我在里面了;如果我没有那种体验,我不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有了那种体验,我在里面并且我知道另外有谁也在里面--那些拥有我的体验的人。于是其他所有人基本上就在地图外了,除非他们有相同的体验。这就是复兴主义,创造了我所谓的一种拯救文化。”
麦克奈特澄清他并不是反对拯救论或者重生的体验。他自己就有重生的体验。但他相信福音派太聚焦于福音的一个部分,他们无法理解耶稣信息的全部。
麦克奈特认为,如此少的人在拥有重生体验后继续跟随耶稣,这点证明了上面所说的。90%成长于福音派文化中的人决志跟从耶稣基督。但只有20-35%的人在35岁之前仍然跟随耶稣。
“我在争论是,我们需要更少强调加速一个决定的讲道,更多强调指导人们跟从耶稣的讲道。”
一些福音派相信“一旦得救,永远得救”,或者一旦某人决定跟随耶稣,他们就保证可以进天堂,即使他们停止追随耶稣。麦克奈特否认了这个论点。他进一步说,加尔文主义者和阿米尼乌斯派教徒(Arminians)也都不会有那样的观点。
“一名加尔文主义者不相信‘一旦得救,永远得救。’他们不会和那类说法绑在一起。他们会说,一旦得救,你会坚持。那种‘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是复兴主义者。不是阿米尼乌斯派或加尔文主义。”
麦克奈特说,即使在“大使命”中(《马太福音》28:19-20),强调的不是让人们作出决定,而是作门徒。
“它没有说,‘去,让万民作出决定。’它说‘作门徒。’怎么办呢?教导他们遵守我的一切诫命。所以目标是让人们通过顺从耶稣一切的教导来成为耶稣的门徒。”
麦克奈特相信,让西方的福音派从一种拯救文化到一种福音文化,会很难。因为拯救文化代表了福音派身份认同的核心部分。但好消息是,更新也是福音派身份认同的一个核心部分。
“我认为福音派主义根本上是一种拯救文化。我认为那是主要的部分。如此多的构件,如此多的部分是一种简单、表面、肤浅的拯救文化。但在福音主义内,是有更新的能力的。这是我们相信的,《圣经》中。神正在工作,他可以更新我们。而且,在福音主义内,有如此多健康福音文化的强大例子。”
其中一个例子是归正福音主义。虽然麦克奈特自身并非属于归正福音主义,他称赞归正福音派强调的是一种更广泛的福音文化,而非狭窄的拯救文化。
“归正福音主义是一种健康的福音文化。那里没有肤浅的东西。”
如果更多福音派接纳一种福音文化,麦克奈特说。“我们会成为为了别人的人,不只是意识到我们是独特的得救的人。我们会成为在这里侍奉别人的人,去让他们看到神的爱。我们会关心和别人的交通,还有一种体现耶稣的国度的共同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