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教会&事工 |
四旬斋期间在教堂唱的5首诗歌

四旬斋期间在教堂唱的5首诗歌

Upsplash/Michael Maason

每年复活节前,全世界的基督徒都会进行一段庄严的默想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大斋期(四旬节)。

大斋期是复活主日之前的大约40天,从周三的圣灰节开始,持续40天。两个日期之间的星期天不包括在大斋期内。

大斋期的人们通常会放弃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周一到周六都会禁食。一些信徒会趁这个季节进行新的属灵操练。

以下是大斋期教会礼拜中常唱的五首传统赞美诗,包括其历史背景和每首歌中的一两句歌词。

1. 内省修身主前静默(Again We Keep This Solemn Fast)

赞美诗《内省修身主前静默》由教皇格里高利(又称圣格里高利大帝)写于六世纪末,传统上在大斋期的第一周吟唱。

“这首写于六世纪晚期的赞美诗引用了多段《圣经》经文: 约珥书2:12-18、马太福音6:1-21和马太福音9:16-18,”Aleteia网站指出。

歌词由约翰·梅森·尼尔(John Mason Neale)于19世纪中叶翻译。他还将歌词配上了16世纪的曲调 《Old Hundredth》。多首赞美诗也被配上了这一曲调。

我们再次守住这庄严的斋戒/亘古以来信仰的恩赐/这个四旬斋将我们深情地/与信仰、希望和仁爱联系在一起。

2. 四十昼夜(Forty Days and Forty Nights)

赞美诗《四十昼夜》由19世纪诗人、教堂牧师乔治·亨特·斯迈坦(George Hunt Smyttan)创作,最初刊登在1856年3月的《便士邮报》上。

四十个昼夜/你在野外禁食/四十个昼夜/受到诱惑,却未被玷污。

难道我们不应该分担你的忧伤/远离世俗的欢乐/禁食并不断祈祷/与你一起坚强地承受痛苦吗?

3. 这四十天的荣耀(The Glory of These Forty Days)

圣格雷戈里大帝是中世纪时期的教皇,他被认为写下了赞美诗《这四十天的荣耀》,后来英国圣公会牧师莫里斯·贝尔(Maurice F. Bell)于1906年将其翻译成了英文。

“这首赞美诗后来由英国圣公会牧师莫里斯·贝尔(Maurice F Bell)于1906年翻译成英文。《这四十天的荣耀》是根据约瑟夫·克鲁格(Joseph Klug,1523-1552年)的路德赞美诗曲调Spires(Erhalt' uns, Herr)谱写的。这首曲子首次发表于1543年,后来由巴赫(1685-1750年)加入和声。博客 Breviary Hymns指出:“在大斋期的礼拜中,这首曲子被使用。” 

这四十天的荣耀/我们用赞美的歌声来庆祝/因为基督,万物是靠他创造的/他自己禁食祷告。

4. 这四十天里的主(Lord Who Throughout These Forty Days)

赞美诗《这四十天里的主》最初由克劳迪娅·弗朗西斯·伊博森·赫尔纳曼(Claudia Frances Ibotson Hernaman)创作,于1873年首次发表,但直到20世纪才出现在官方赞美诗中。

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帕金斯神学院教会音乐荣誉杰出教授迈克尔·霍恩解释说:“《这四十天里的主》是赫尔纳曼所写的唯一一首今天被普遍传唱的赞美诗。”

“因为很少有赞美诗能涵盖整个大斋期并将我们带入复活节,所以这首赞美诗填补了赞美诗曲目中的空缺,让我们开始了迈向圣周和复活节的旅程”。

主啊,在这四十天里/你为我们禁食祈祷/教我们与你一起哀悼我们的罪孽/并紧紧跟随你。

就像你与撒旦争战/并取得胜利/哦,赐给我们力量,在你里面争战/在你里面征服罪恶。

5. 这是何等奇妙的爱?(What Wondrous Love is This)

这是一首流行于19世纪的美国民间赞美诗,作者不详,经常在大斋期间和耶稣受难日的教堂礼拜中演唱。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南卫理公会大学帕金斯神学院教会音乐荣誉杰出教授迈克尔·霍恩写道:“《这是何等奇妙的爱》从一开始就以其简洁和持久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重复三遍地唱‘这是何等奇妙的爱’。”

“这是一种重复,说出来听起来很老套,但通过歌唱却能获得力量和力量。这不是神学家精心雕琢的词句,而是直接发自内心,或者更深刻地说,发自灵魂的话语”。

这是多么奇妙的爱啊,我的灵魂啊,我的灵魂啊/这是多么奇妙的爱啊,我的灵魂啊!

我的灵魂啊,我的灵魂啊/这是何等奇妙的爱啊/使幸福之主/为我的灵魂,为我的灵魂/承受可怕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