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奴隸批評黑命貴和判性種族理論:非洲今天仍有奴隸
一位前非洲奴隸說,黑命貴運動(Black Lives Matter,縮寫為BLM,又譯為「黑人的命也是命」)和批判性種族理論的倡導者並不了解非洲正在發生的事,那裡有超過920萬人「仍然被囚禁在奴隸制中」。
「我相信『黑命貴』運動並不了解非洲正在發生的事。他們不知道世界各地發生了什麼,」前奴隸、南蘇丹總統候選人博爾蓋·鄧(Bol Gai Deng)在接受CBN News採訪時說。
「他們需要了解,奴隸制今天在非洲仍然存在……超過920萬[人]仍然被囚禁在奴隸制中,」他說。
鄧分享說,1987年,蘇丹政府支持的聖戰者突擊隊綁架了他,燒毀了他的村莊,強迫他成為奴隸。鄧回憶說,當時7歲的他和其他700多名被俘兒童被迫從家裡步行250英里穿過叢林。
他回憶說:「我受到毆打,被告知要做什麼,有時他們還用鐵鏈拴住我的腿,使我更好的順服主人。」
鄧在三年後逃脫囚禁併到了喀土穆,在那裡一個天主教慈善機構幫助了他。他移居埃及後,美國為他提供了庇護。
鄧認為,在利比亞,婦女被賣為奴隸,價格低至400美元。
「一個女人現在在利比亞的市場上被以400美元的價格出售,」他說。
他認為,黑命貴活動家「需要傾聽有我這樣背景的人的意見」。
在美國國家和地方層面對批判性種族理論進行了大量辯論,這一理論被許多社會正義倡導者所接受,而那些認為它誇大了當今美國種族關係狀況的人則表示反對。
《大英百科全書》將批判性種族理論定義為 「一種知識運動和鬆散的法律分析框架,其前提是種族不是一種自然的、以生物為基礎的人類不同的亞群特徵,而是一種社會構建的(文化上發明的)類別,被用來壓迫和剝削有色人種。」
該理論的擁護者認為,「種族主義是美國法律和法律機構所固有的,因為它們的功能是創造和維持白人和非白人特別是非裔美國人之間的社會、經濟和政治不平等。」
鄧建議,那些關注美國過去的奴隸制和種族主義的人也應該看看這個國家在現在提供的機會和自由。
「事實上,」他說,「美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給奴隸自由成為國會議員的國家。除了美國,你在世界範圍內找不到這種情況。」
除了對批判性種族理論對美國的評估的準確性提出質疑外,其反對者還稱其前提直接與基督教的教義相牴觸。
8月,一位曾20多年投身倡導批判性種族理論的活動家分享了她如何逐漸相信其理論框架與基督教教義不相容。
在北卡羅來納州美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Evangelical Seminary)主辦的直播活動中,共同創立了聖經合一中心 (The Center for Biblical Unity)的莫尼克·杜森(Monique Duson)將她對這一「世俗框架」的放棄歸功於與神學家克里斯塔·邦特拉格(Krista Bontrager)的對話。
她指出,雖然她所認識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使用「批判性種族理論」這一術語,但「每個人都使用一些相同的術語或一些相同的短語」。
他們同情這樣的指控:種族主義是普遍存在的,白人不會改變他們對與種族有關的問題的看法,除非這對他們有直接好處,而且「白人特權」影響着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
杜森鼓勵她的聽眾敦促那些認同批判性種族理論的人,特別是任何同情這種世界觀的基督徒朋友,「要真正深入上帝的話語,真正理解這一理論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