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教會&事工 |
關於天堂、瀕死體驗的電影或將「傷害基督教神學」

關於天堂、瀕死體驗的電影或將「傷害基督教神學」

· (Scot McKnight)?

基督教電影得益於消費者對信仰元素娛樂內容的胃口不斷上升而繼續稱霸票房。但同時伊利諾伊州北方神學院一位基督教教授指出,一些關於天堂和來世等特定主題的基督教電影和書籍,可能對基督教造成傷害。

上周五,邁克爾·鮑力施(Michael Polish)執導的《天堂90分鐘》在全美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唐·派博(Don Piper)牧師的紐約時報同名暢銷書。此電影講述德州牧師真實的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 簡稱NDE)。一年多前,蘭德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的一部創票房記錄的電影《天堂如此真實》,其在上映期間獲得1.01億美元的收入。而另外一部備受期待的基督教題材電影《奇蹟從天而降》(Miracles From Heaven)不久也會上映,並且其演員有明星詹妮弗·加納(Jennifer Garner)等。

伊利諾伊州北方神學院的新約教授斯科特·麥克奈特(Scot McKnight),上周五接受基督郵報採訪時分享說,他對NDE題材電影可能會對基督教神學產生的影響而擔憂。

麥克奈特告訴基督郵報說:「作為基督徒,第一優先的是看我們如何學習,我們所相信的是什麼?我們最重要信息的來源——我們信息的基礎是聖經。我們要用聖經學習的基礎來查看所有這些(NDE)體驗。」

他繼續說:「我發現很多人要麼看電影,要麼是閱讀這些有瀕死經歷的書籍和故事。我發現人們較相信這些故事,因為故事是如此引人注目、有力量、逼真,所以人們相信天堂應該是那個樣子。」

麥克奈特研究過100多個NDE的故事,他指出基督徒們不應該完全將那些故事作為事實,因為故事不都是與聖經一致。

他繼續說:「如果我們研究一下聖經中關於天國經文,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聖經所說的天堂與一些瀕死體驗的人說出的天堂有重大的不同,我非常關注這點。我相信,對這些故事的依賴可能會損害基督教神學,以及對天堂的理解缺乏聖經根基。」

今年早些時候,凱文和亞歷克斯·馬拉其(Kevin and Alex Malarkey)父子二人,承認小男孩亞歷克斯從天堂回來的故事是捏造的。這事在當時成了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他們父子共同撰寫了《從天上回來的男孩》(The Boy Who Came Back From Heaven)書籍曾是2010年最暢銷書之一。2010年,那本書首次出版後廣泛流行,同年甚至被改編成一部電影。然而兩年後,亞歷克斯在一封公開信中承認他的故事是謊言。那封信題為《給生命之路機構、其他銷售商、買家和天堂旅遊營銷機構的公開信——不是從天堂回來的男孩著》。

The Heaven Promise: Engaging the Bible's Truth About Life to Come

儘管有臭名遠揚的馬拉其虛構事件,麥克奈特也是《天堂應許:將聖經真理套入來生》(The Heaven Promise: Engaging the Bible's Truth About Life to Come)一書的作者,他說不是所有的瀕死體驗故事都要被否定,因為他認為其中一些人(特別是派博牧師的故事)可能是真實的,雖然信徒最終要依靠聖經來決定事實。

麥克奈特說:「我不想(對所有瀕死體驗的人)說他們的故事都沒有符合真相,那就成了一個非常強烈的聲明。...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依靠這些故事作為天堂信息來源。雖然這些是真實的經歷,我認為大部分的故事不是編造的,因為這些經驗之間也有很多共同的相似點,但我不認為這些啟示了天堂是什麼樣子。」

他鼓勵基督徒們學習聖經啟示錄20至22章,以更好地理解真實的天堂。

他說:「我認為,我們最優先要看的經文是啟示錄20至22章。那裡我們會看到一座城,是......一座欣欣向榮,興旺的城,羔羊坐在寶座上,父神在中間。」

麥克奈特牧師最後說:「那些頻死經驗是光的體驗。在聖經中的天堂景象不是關於光,而是關於羔羊耶穌。那不是讓人難以承受的,而是被迎接進神的家。所以,我很擔心過於將信心放在一些人的頻死體驗上,而不是將信心放置在聖經所教導我們的天堂是什麼樣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