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政治 |
研究真的證明有基督信仰的孩子更容易受騙嗎?

研究真的證明有基督信仰的孩子更容易受騙嗎?

一些記者及博主宣稱,根據最近的一項備受吹捧的研究,在基督徒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難將現實與虛擬世界分清楚。然而,這項研究本身並沒有證明上述聲明。

2008 VBS - Outrigger Island

7月3日,波士頓大學的科里韋沃(Kathleen Corriveau)、香港科技大學的陳伊慈(Eva Chen)、以及哈佛大學的哈里斯(Paul Harris)等研究員發布了在線版本的《在有信仰與信仰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們對於真實與虛擬的判斷》。

媒體上也登出了關於這項研究的頭條新聞:

「宗教對孩子有好處嗎?非信仰家庭的孩子在幸福感、心裡健康程度及他們與現實的差距上跟在信仰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在宗教信仰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難分別虛擬與現實。」

「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的孩子欠缺區分現實與幻想的能力。」

然而,此項研究想要說明的是,如果父母告訴孩子聖經中的哪些故事是真實的,那麼孩子就會更相信它們的真實性,反之則不信。

在這項研究中,人們從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找到了65名5-6歲的兒童,這些孩子們中的一些人來自基督徒家庭,就讀於宗教學校;一部分來自普通家庭,就讀於普通公立學校。

(儘管調查聲明是為了對比來自信仰與非信仰家庭中的孩子,但在信仰家庭之中,只調查了基督徒家庭。雖然有6個猶太孩子也參與了此次的研究測試,但他們已被排除存在影響最終結果的可能性,因為他們對新約不是很熟悉。)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為孩子講述了三個故事,並詢問他們,三者中哪些主人公是「虛構的」,哪些是「真實的」,並且說出這樣選擇的理由;這三個故事分別被歸類為為「宗教版」,「幻想版」及「真實版」。

這些來自信仰家庭、宗教學校及非信仰家庭、公立學校的孩子們把「逼真」故事中人物認作「真實」的比率都同樣高。來自基督徒家庭及基督教學校的孩子們表現的比普通家庭就讀公立學校的孩子更好。而在信仰家庭成長就讀於普通學校的孩子們則表現得較差。但在各個組別之間的分數差距不等,並沒有任何統計意義。

在「宗教版」的故事測試中,那些來自信仰家庭並就讀於宗教學校,及來自普通家庭就讀於宗教學校的孩子們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真實」的, 而來自於普通家庭並就讀於公立學校的孩子們在形容主人公時更認為他們是「虛構」的。

事實上,那些「真實版」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虛構的,因為他們都是研究人員編造出來的,而「宗教版」故事中的主人公確是真實的,因為他們均來自那本人類的歷史書——《聖經》。但是研究者們做了這項測試,想看看孩子們能否能辨別出奇蹟事件並非真實,於是這些真假主人公的標籤就變成了孩子們選擇的那樣。

在「幻想版」的測試中,來自宗教家庭、就讀宗教學校的孩子們更認為其中的主人公是真實的,而普通家庭及就讀於公立學校的孩子們偏向於主人公是虛擬的,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大, 與「宗教版」故事一樣。

而最新的報告聲明, 宗教信仰家庭中的孩子很難區分現實與虛擬的這個結論,只是基於上述最後一個測試結果。當給信仰家庭的孩子們描述「幻想版」故事時,他們很難辨認出它是虛構的,但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沒有這樣的判斷困難,如此人們就下了這樣的結論。

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是在經常去教會的信徒所熟知的聖經故事的基礎上稍做了改動,以區分「宗教版」、「幻想版」及「現實版」的三個故事版本。

故事中提到的主人公有:以利沙、約拿、約瑟、參孫、彼得、大衛、摩西和挪亞。(關於耶穌的故事則是他幫助了一個叫立拿的人治好了病。實際上在新約中沒有叫立拿的人,但作者並未解釋為什麼他創造了這個人物。)

以下就是根據摩西的事跡改編的小故事:

宗教版:這是摩西,他帶領着他的人民逃離了敵人的魔爪,而後來到了海邊。摩西向上帝求助,並揮動他手裡的仗。於是海被分成了兩半,摩西帶着他的人民從中間分出的陸地逃走了。

幻想版:這是摩西,他帶領着他的人民逃離了敵人的魔爪,而後來到了海邊。摩西有一個會魔法的手下,於是他讓那個手下施了魔法。海被分成了兩半,摩西帶着他的人民從中間分出的陸地逃走了。

現實版:這是摩西,他帶領着他的人民逃離了敵人的魔爪,而後來到了海邊。摩西向一位漁民求救,借他們船隻使用。摩西揮着他手裡的仗說再見。摩西和他的人民划着船到了海的彼岸,他們成功逃走了。

宗教版和幻想版之間的區別,僅僅在於引用或不引用上帝,以及將摩西身邊的人說成是有魔法的人。熟悉聖經的孩子輕而易舉地就假定了兩個故事說的是同一個摩西。現實版中的摩西實際上是研究人員杜撰出來的,為的是添加些混亂的因素讓孩子們混淆。

事實並不像那個駭人標題的研究報告所示, 研究者們並沒有對宗教信仰家庭的孩子們進行是否能區分事實和虛構的測試。相反,他們是在測試人類是否天生有一種對於神的信仰。像這種測試,這些數據不足以作為結論的力證。

他們如此定論,是因為普通家庭的孩子們更不會相信奇蹟的發生,在他們的判斷中不太會偏向於宗教,這項研究結果所能支撐的觀點是,人類沒有天生信仰上帝的傾向。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生來擁有信仰或者擁有信仰的本能,會怎樣?」研究寫到,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會將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理解為童話。事實上,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擺出了質疑宗教的態度,他們借用上帝去判斷一個故事主人公的真偽。」

換句話說,來自信仰家庭或者宗教學校的孩子們,證明了他們在信仰上帝中學到的一些行為舉止,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則證明了他們的天性。這個結論無理地假設了有宗教信仰的父母教給了孩子關於信仰的知識,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卻沒有。而另一種假設,可能導致相同的結果出現,那就是人們對上帝的信仰是與生俱來的,而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們卻習慣於去相信別的。

如果將故事換成其他宗教的一些典故,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有些研究已經表明,普通大眾,或者那些沒有任何信仰的人們,會相信一些超自然的事情,這個幾率與宗教信仰者持平,有時甚至高於平均值。

例如,在2009年皮尤學術論壇上,就有研究表明,那些普通的人相信轉世,將瑜伽作為一種修行,對實物寄託着某種精神情感,相信占星術,且幾率高於一般人。(到目前為止,每周參加禮拜的福音派白人新教徒則是最不會相信這些事物的人群。)

所以,如果研究人員加入奇幻故事,包括轉世、瑜伽、精神能量和占星術會, 結果還會是一樣的嗎?

(翻譯: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