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观点与评论 |
你当如何正确地敬拜上帝?

你当如何正确地敬拜上帝?

一位敬拜者在2022年6月12日于瓦加杜古大教堂参加弥撒时祈祷。| | OLYMPIA DE MAISMONT/AFP via Getty Images

1989年,《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编辑们发布了他们评选的十年最佳照片。其中一张感人的图片,由迈克尔·弗莱尔(Michael Fryer)拍摄,展示了一名严肃的消防员和急救人员在火灾现场抬走一名受害者的场景。

这起火灾发生在1984年12月的芝加哥,最初看似是一起常规事件。然而,消防员们很快在一间公寓的厨房里发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五个孩子的尸体。弗莱尔指出,消防员们认为:“她本可以带两个或三个孩子逃生,但却无法决定带哪个。她选择与所有孩子一起等待消防员到来。所有人都死于烟雾吸入。”有时,你根本无法抛下你所爱的人。

这牺牲之爱震撼景象反映了上帝对我们的深切之爱。然而,尽管上帝对我们的爱和信实从未改变,人类却没有忠诚地回应,反而离开了上帝。

人类离开上帝

根据圣经,人类堕落离开上帝始于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上帝创造了他们并将他们置于这个天堂中,允许他们吃任何树上的果子,除了善恶知识树的果子(创世纪2:16-17)。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吃了禁果并分享给亚当(创世纪3:1-6)。这种不顺从的行为将罪引入世界,导致他们与上帝分离,被逐出伊甸园,并开始了苦难和死亡(创世纪3:7-24;罗马书5:12)。

人类进一步迷失

随着人类的扩张,人继续远离上帝,导致广泛的邪恶和败坏(创世纪6:5)。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该隐谋杀亚伯(创世纪4:8)、导致挪亚时代大洪水的普遍邪恶(创世纪6:11-13),以及建造巴别塔的骄傲行为(创世纪11:4)。尽管上帝通过契约和先知提供了指导,人类罪恶和反叛的倾向仍然持续(耶利米书7:25-26;尼希米记9:26)。

十诫的重要意义

这种持续的不顺从和偶像崇拜(出埃及记32:1-6;申命记9:16;士师记2:11-12)为上帝在西奈山通过摩西传授十诫奠定基础,第一条诫命强调了只应敬拜唯一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20:1-3;申命记5:6-7)。

在十诫之前,宗教的性质各不相同,经历了单一神崇拜与多神崇拜和单一主神崇拜的交替。敬拜包括崇拜天体、自然元素、各种动物以及大量人造偶像。有时,一个国家会只崇拜一个神,但也承认其他国家的神与他们的神一样真实。人类进行了极其邪恶的行为,这些行为与上帝迄今为止所揭示关于他和他旨意的内容完全相悖。

当上帝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重新确立契约时,上帝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法律,仅用十条诫命就涵盖了人类行为的每个层面。在西奈山向希伯来人颁布十诫标志着宗教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第一条诫命不仅禁止了对多神的崇拜,还要求独一无二地崇拜唯一的真神。

第一诫命的优先性

是什么使这条诫命“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成为首要内容?为什么它排在首位?曾任格拉斯哥大学神学和圣经批判教授的已故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曾对此问题作出解释:

“首先需要从神开始,这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如果人们相信神明,他们必然会希望像他们所信仰的神一样,因此,他们所信仰的神的类型将决定他们生活的类型……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上帝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必然会变得像他所崇拜的神。如果他崇拜一个放荡的神,他将成为一个放荡的人。如果他崇拜一个严厉的神,那么,正如世界悲剧性地常常看到的那样,他将成为一个严厉的人。如果他崇拜一个感伤的神,他将对宗教有一个感伤的理解。

“从这里开始,伦理学才有了起点。一个人的神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1]

神不可见,但他存在

然而,人们在相信上帝、崇拜和遵循他命令时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他不可见。不过,上帝并没有让世界没有证据证明他的存在。

已故的葛培理(Billy Graham)博士写道:

“我们可以列举许多论据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有科学证据指向上帝的存在。例如,任何运动的东西必须被另一个东西推动,因为运动是物质对能量的响应。在能量方面,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而生命预示着一个能够发出能量以推动事物(如潮汐和行星)的存在。

“或者说,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是自身的原因。如果它使自己存在,它就必须先于自身,这是荒谬的。

“然后是生命法则。我们看到有些物体没有智慧,例如恒星和行星,以一致的模式移动,巧妙地相互合作。因此,很明显,它们的运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设计的。任何缺乏智慧的东西都无法智能地移动。一支箭没有弓和射手是无用的。

“是什么给无生命的物体方向、目的和设计?是上帝。他是生命的基础和推动力量。” [2]

书面之道与活的话语

然而,上帝主要通过经文——通过圣经——来启示自己,而且有大量证据表明圣经的内容是神圣著作。圣经是唯一真实、活着的上帝所启示的、无误的、绝对可靠的话语(提摩太后书 3:16-17)。

上帝也通过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启示自己。耶稣是穿上人类肉体的上帝,其目的是展示上帝的真实面貌(约翰福音 1:1)。基督展示了上帝的爱、他的公义品格以及上帝为恢复人与自己关系所制定的救赎计划。

通过上帝的书面之道和活的道——耶稣基督,我们才能对上帝有正确的理解。

错误上帝观的问题

纵观历史,人们对上帝的视角或理解往往是错误的。一些古代宗教涉及秘密仪式和深奥知识,认为可以获得神圣的恩惠或启迪。这些做法通常仅限于少数入会者。相反,圣经强调上帝的可及性以及直接和公开宣讲的神圣真理。许多古代神灵相关的道德规范严重不一致且在道德上有问题。例如,一些神灵要求人祭,并将暴饮暴食、酗酒和卖淫视为神圣的行为。但圣经明确表示,唯一真实的上帝反对这些做法。按照错误的神观生活是偶像崇拜,必然导致一种破坏性的生活方式。

当代偶像崇拜与上帝性格的全面性

已故的R.C.斯普劳尔(Ligonier Ministries前主席)指出,当前偶像崇拜行为有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他说:

“我确实遇到一种广泛存在的上帝观……在这种观念中,上帝的范围比我们在圣经中所描绘的要小得多。他被视为一种在各方面都仁慈的天上老爷爷,其主要特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属性——就是爱的属性。我们知道,圣经确实非常重视上帝的爱,甚至说上帝就是爱。”

但是,我认为,剥夺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全部性格这种做法会带来极大危险。这变成了一种不那么微妙的偶像崇拜形式。例如,如果我们掩盖了上帝的圣洁、上帝的主权、上帝的愤怒或上帝的公正,并选择我们喜欢的上帝属性,然后否认那些让我们感到害怕或不舒服的属性,我们就将上帝的真理换成了谎言,并且我们在敬拜一个实际上是偶像的神。它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偶像——不是用木头、石头或黄铜制成的——但我们敬拜的上帝的概念必须与真实的上帝一致。”[3]

虚假的神性主张对比耶稣经过验证的主张

许多人也声称自己是神或神的化身:埃及法老们、罗马皇帝们和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更当代的人物包括吉姆·琼斯(Jim Jones),他声称自己是基督的转世;文鲜明(Sun Myung Moon),他说自己是基督的第二次降临;以及戴维恩神父(Father Divine),他声称自己是神的化身。

然而,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能够完成可与基督相比的奇迹:将水变成酒(约翰福音 2:1-11),喂饱五千人(马太福音 14:13-21),治愈大批病人(马太福音 8:14-17),复活死人(约翰福音 11:38-44),展示对自然元素的控制,例如一句话平息风暴(马可福音 4:39),甚至自己从死里复活(马太福音 28:1-10)。

耶稣基督无与伦比的教导

此外,没有任何教义像基督的教义那样崇高或改变人生。它们强调爱、恩典和宽恕(约翰福音 13:34-35;马太福音 5:44;马太福音 6:14-15;路加福音 6:36;约翰福音 8:11),提供了一种转变的体验,使迷失和破碎的人类可以通过信仰而非仅仅遵守律法和仪式重新与上帝建立联系(约翰福音 3:16-17;罗马书 5:8;罗马书 6:23;哥林多后书 5:17;约翰一书 4:9-10)——这是一种教义,不强调人必须自己攀登回到上帝那里,而是上帝在恩典和怜悯中屈尊救赎一个濒临灭亡的种族(以弗所书 2:8-9;加拉太书 2:16;罗马书 3:28;提多书 3:5)。

基督关于爱敌人、转过脸让别人打的激进信息,以及无与伦比的八福,挑战了传统智慧和道德标准(马太福音 5:44;马太福音 6:14-15;路加福音 6:36)。而基督的复活证明了他所说一切都是真的,这使他与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教师或大师区别开来——证明他与上帝平等——表明他就是上帝(约翰福音 1:1;使徒行传 2:24, 32, 36;17:31)。对于任何一个诚实看待耶稣生平的人来说,这些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活出第一诫命

许多人说他们相信上帝,爱上帝,但很少想到他,更不用说实践他的诫命。然而,人们通常不会离开、忽视或忽略他们所爱的东西。相反,他们会为之服务,并愿意牺牲地为之服务。

这正是第一条诫命呼吁每个人去做的:“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在神面前,任何事物都不应占据首位——没有变态的激情——没有个人偶像或自创的神——没有凌驾于上帝对自己和他旨意启示之上的人类理性(人文主义、世俗主义、物质主义)——没有野心或计划——没有父母、配偶或孩子——没有财产——除了圣经中的上帝——旧约和新约的上帝——我们的救主、主耶稣基督的上帝外,任何神都不能在任何时间或以任何方式在人的生命中占据优先地位!

1] 威廉·巴克莱,《今日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 for Today ,Harper and Row 出版社,1973),16-17。

[2] 葛培理,《与葛培理日复一日》(Day by Day with Billy Graham ,Worldwide 出版社,1976年),3月3日。

[3] R.C. 斯普罗尔,《这真是个好问题!》(Now That’s a Good Question!,Tyndale House出版公司,1996),8。

马克·克里奇牧师是北卡罗来纳州基督教行动联盟(Christian Action League of North Carolina, Inc.)的执行总干事。在担任这一职务之前,他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五个不同的南浸信会教会和纽约州北部的一个独立浸信会教会服务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