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多數美國人拒絕接受教會是無關緊要的說法

一項新的調查發現,由於大多數美國人拒絕接受「教會已變得無關緊要」的觀點,教會信徒的社會化模式存在很大的代際差異。
3月13日,巴納集團與Gloo公司聯合發布了一份《教會狀況報告》。報告的數據是根據2月4日至26日期間,針對1,532名美國成年人所進行的採訪收集所得。
調查的一項結果顯示教會信徒在參加禮拜時的社交互動程度。大多數受訪者(57%)表示,他們會在禮拜前、禮拜中或禮拜後與神職人員交談。這數字在千禧一代中上升到 61%,而在X世代中則下降到57%。略高於二分之一(55%)的嬰兒潮一代表示,他們在去教堂時會與牧師交談,而二分之一(50%)的Z世代也這麼說。
總體而言,53%信徒在去教會時會與其他信徒交流。在與其他信徒的社交模式方面,各代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嬰兒潮一代中,73%的人與其他信徒交談。只有不到一半(49%)的千禧一代教會信徒表示他們通常會在教會裡與其他信徒交談,X代教會信徒的這一比例為56%。
正好有二分之一的教會信徒(50%)表示,他們在教會時通常會與教會同工交談。大多數(57%)千禧一代受訪者有此習慣,而嬰兒潮一代(48%)、Z世代(47%)和X世代(44%)受訪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有此習慣。
三分之一(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去教會時通常會與教會志願者交談。與教會志願者交談最頻繁的是千禧一代(42%),其次是Z世代(32%)、嬰兒潮一代(26%)和X世代(25%)。
大多數成年人不同意「教會與當今世界無關」的說法。41%的人表示「絕對不同意」,24%的人告訴民意調查人員他們「有點不同意」。其餘的人要麼「有點」(22%)要麼「非常」(13%)同意「教會與當今世界無關」。
在身體力行的基督徒中,絕大多數人(79%)「肯定不同意」教會已變得無關緊要的說法,9%的人「有點不同意」,9%的人「非常同意」,4%的人「有點同意」。
在沒實踐信仰的基督徒中,「非常不同意」教會已變得無關緊要的比例要小得多(39%)。另有28%的人「有點不同意」這一說法,23%的人「有點同意」,9%的人「非常同意」。
另一方面,多數非基督徒(32%)「有點同意」教會已變得無關緊要,26%「非常同意」。22%的人「肯定同意」上帝已變得無關緊要,而「肯定不同意」的人占樣本的20%。
該報告還包括對美國教會出席率的初步估計,並將其與根據2000年至2024年間從126,450名成年人那裡收集到的答覆得出的其他數據進行了比較。「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每周去教堂的人數逐漸減少,但最近的巴納數據追蹤出現積極的跡象。2009年,48%的美國成年人參加教會活動的比例達到頂峰,到2017年下降到27%,到2024年為28%」。
「然而,2025年的初步數據顯示,每周去教堂的人數可能會上升到32%左右,」報告補充道。「自2022年以來,男性的每周出席率一直高於女性,扭轉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模式(截至2024年,男性每周出席率為30%,女性為27%)。從2000年到2015年,女性到教堂做禮拜的比例高於男性,然後從2016年到2021年,男性和女性到教堂做禮拜的比例大致相同」。
2025年的初步估計顯示,每周去教堂的男女比例差距繼續擴大。有40%的男性每周去教堂,而女性只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