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回應「不知道」、「不在乎」神的人群

回應「不知道」、「不在乎」神的人群

許多年前,我和一個很優秀的人同在一家數據庫軟件公司上班。他和我是不同部門的夥伴——他是工程部主管,我是產品部。[1]

(圖片:(Courtesy of Robin Schumacher))

熟悉到一定程度後,我們就開始聊工作以外的事情了。我開始向他談論基督教,而他這裡的回饋是我在其他非基督徒身上前所未見的。他對神並基督教的立場很簡單:「不知道、不在乎」。

他從這裡開始向我正式介紹遠神論(apatheism),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種態度,而非一個世界觀或信仰體系。顧名思義,遠神論者對神的存在與否持無所謂態度。簡單明了,他們對接受或拒絕神存在不存在的說法都不感興趣。

接受不可知論再加上對神之觀念無所謂的感受,你就得到一個遠神論者。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的數量也許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

最近基督郵報一篇文章介紹,亞利桑那州基督教大學文化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許多他們稱為「不者」(遠神論者)的人:「建設者(Builders)和嬰兒潮(Boomers)人中每四個里有一個(28%)符合『不者』的條件——也就是說,那些不知道、不相信或不在乎神是否存在的人——X一代中比例大致也如此(31%),而所有千禧一代里有將近一半(43%)屬於這個群體。」

那可是許許多多人。

2018年8月公共演講(Public Discours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保羅·羅萬·布里安(Paul Rowan Brian)和本·西克史密斯(Ben Sixsmith)得出一個有那麼些驚人的結論:「對基督教最大的威脅並不在於無神論者的論據,而是遠神論的假定。威脅並不是在於敵視對神信仰的接受,而在於對這觀念毫無興趣、無動於衷。」

為什麼他們這麼說?因為儘管基督徒想要讓人參與到四個「大問題」:起源、意義、道德和目的,遠神論者則把這些事情視為我最近所看到的一系列文化迷因(meme):「在某個點上,一些事情發生了,而且不知怎麼一些事情一些人被創造,又不知怎麼我,還有其他一些人,還有其他許多動物就在那裡。我就這麼認了吧。」

難纏的人群

對於自己從哪裡來毫不在乎,也感覺不到什麼意義,也不尋求道德上的方向,滿足於只依靠運氣滑入永遠,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Denis Diderot)聳聳肩的態度在遠神論者們中迴蕩,對神是否存在就一個「哦(meh)」字回答:「別拿毒草當靈芝很重要,但相信不相信神根本無所謂。」

除了這小態度,別在一件事情上犯錯:作為基督徒,我們不應該把共存在社會中的遠神論視為可有可無、非對抗的立場。儘管遠神論者也許不在乎神是否存在,但對於基督教對他們各種社會正義事業所謂的威脅,他們很可能沒有同樣的感覺。看看狄德羅本人對基督教信仰發動的戰爭就知道了。

與這些「不者」交流

儘管那時候有各種鬼神和哲學百家爭鳴,保羅自己也遇到過那種把時間用在「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使徒行傳17章21節)的人,他們並不在乎按照屬靈觀念而言自己道路正確與否。但這並沒有阻止保羅在亞略巴古與他們交流並向他們強調悔改和歸向耶穌的重要意義。

我們該如何與這些「不者」討論基督?

首先要意識到,遠神論的立場並沒有改變一個人的本質。對任何非信徒而言,無論他們接受的是那種後真理認知、科學主義、遠神論,或者是敵對基督教的好戰好鬥立場,他們依然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雖然為罪所損害,但依然是由理性、屬靈、道德維度組合而成。

一個遠神論者首先可以從理性角度被挑戰,他是否明白自己並沒有將那路哲學運用到人生其他領域中。你賬戶里有足夠的錢來支付房租賬單嗎?不知道,不在乎。你有癌症嗎?不知道,不在乎。

在這些領域,遠神論者行事有所不同的原因在於,他們接受自己有房東、有身體健康狀況的現實,也就是說,他們在這些領域並非不可知論者,意識到了忽略這些事情的後果。

這對遠神論者是一個好的起點,因為他們的不可知論受自己對神之觀念的不感興趣所驅動。要讓他們承認這點,在今生,他們想法中的疏忽或者錯誤會產生後果,當這後果直接引導到在涉及到神時,在今生與來世,為什麼一切不一樣。

對於來世尤其如此,因為如果錯了,那就是永遠了。

儘管標準的護教論述會對一些遠神論者有影響,在當代,沒有什麼證據比通過向他們直接講述良好的基督徒人生來從道德維度打動他們更好的做法了。

戴維·多科瑞(David Dockery)說,為了讓新一代人考慮基督教的可信性,他們在聽取其對真理的宣稱之前必須信服其真實性以及建設社區的特質。[2]使徒保羅就是這麼做的——他生活在那些他宣揚福音的人群中,在他們中間成為見證,證明基督的真實。

保羅的生活道路讓自己在亞略巴古上從知性角度的護教論述更加完滿。伴隨着對福音知識方面的介紹,世界在他和基督教中看到了一個整體的愛。

歷史學家安東尼亞·特里波迪斯(Antonia Tripolitis)認為,基督教的社區與其普世的慈善行為是其成長並隨後戰勝帝國和當時其他競爭宗教哲學重要原因,如果不是最重要原因的話。[3]

蘇格蘭牧師羅伯特·邁克切尼(Robert McCheyne)也明白這一點,他曾說他的人民最需要的是他個人的聖潔。他知道,上帝使用的並不是偉大的恩賜,而是與耶穌的巨大相似性來吸引不信的人。

儘管在我們以前的軟件公司,我的遠神論者朋友在我們一起工作時沒有皈依基督教,但他確實對我說,我與公司的其他人不同(從好的方面來說),並喜歡我們的討論。我的希望和祈禱是,他和所有其他 「不者」們通過看到我們身上的基督,融化自己對上帝的冷漠,並發現在自己生活中擁有神所帶來的意義和重要性。

[1]本文部分內容摘自拙作A Confident Faith: Winning People to Christ with the Apologetics of the Apostle Paul(暫譯為「自信的信仰:用使徒保羅的護教為基督贏得人」)

[2]多科瑞 「後現代主義的挑戰」一文,《後現代主義的挑戰》,戴維·多科瑞主編,(大激流城,密歇根州:Baker出版社,2001)16頁

[3]安東尼亞·特里波迪斯,A. Religions of the Hellenistic-Roman Age希臘化羅馬時代的宗教(大激流城,密歇根州:艾爾德曼Erdemans出版社,2002年),97頁

羅賓·舒馬赫(Robin Schumacher)是一名軟件主管和基督教護教學家,他撰寫過許多護教文章,擁有基督教護教學碩士學位和新約聖經研究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