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生活 |
研究:不確定自己與上帝關係的人更可能遭受精神困擾

研究:不確定自己與上帝關係的人更可能遭受精神困擾

禱告 | Unsplash/本·懷特(Ben White)

在《聖經》雅各書第一章中,耶穌的兄弟使徒雅各曾警告信徒,向着主的信心一定要堅定,不要疑惑,不要心懷二意沒有定見。近期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與上帝關係不確定的人比其他基督徒更有可能經歷精神方面的痛苦。

雅各書1章5-8節這樣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只要憑着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田納西州聯合大學(Union University)的社會學助理教授馬修·亨德森(W. Matthew Henderson)和韋斯特蒙學院(Westmont College)的布萊克·肯特(Blake Kent)上月在《宗教科學研究雜誌》(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上發表文章「在上帝的依戀和心理痛苦之間:曲線關係的證據」(Attachment to God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Evidence of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得出結論:「對自己與神的關係感到焦慮或缺乏確定性,對心理健康是一種威脅。」

該研究使用了2010年貝勒宗教調查(2010 Baylor Religion Survey)的全國數據,包括1600多名相信上帝的美國人,受訪者並不都是基督徒,但主要是基督徒。

談到為何要做這個研究的時候,亨德森告訴《基督郵報》,雖然已經有很多報告表明,祈禱和參加禮拜等宗教活動「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相當大的保護作用」,但關於「人們的具體宗教信仰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這類的數據並不多。」 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弱點,因為信仰是宗教實踐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且我們對關於上帝的信仰特別感興趣。」

他們使用一種叫做依戀理論的概念,着手研究人們對上帝的具體想法以及他們與神的個人關係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怎樣影響。

「依戀理論是將兒童與撫養人的關係作為一個人行為的核心動機和未來人際關係的引子進行研究。幼兒經常會『尋求親近』,親近照顧他的人,以感受情感上的安慰、支持和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看顧者為嬰兒提供了一個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研究人員指出,「兒童與看顧者之間形成的依戀風格是一種『內部工作模式』······是一種神經、生物、情感和社會刺激的集合,這些刺激凝聚在一起,為嬰兒在未來的人際關係提供了基礎性的預期。」

該理論已被用於研究多種關係類型,「看顧者」與嬰兒之間的內部工作模式將會影響這個人在整個童年和成年時期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會用它來研究安全依戀模式與抑鬱、痛苦、應對、心理功能和其他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亨德森解釋說,「『對神的依戀』概括來講就是衡量人們看待上帝的傾向,比如情感傾向等。如果一個人覺得上帝是信實的,總是回應自己,通常我們會稱之為對上帝的安全型依戀;如果一個人覺得上帝是冷漠和遙遠的,並不能真正依靠祂,這就是一種迴避型依戀風格。如果一個人對上帝的感覺並不十分確定,那就是一種焦慮型依戀。」

他們研究發現的曲線關係與當初期待的結果不甚相同,「心理壓力水平最高的是那些處於中間位置的人」,即處於迴避型和安全型依戀關係之間的人的心理壓力水平最高,但是同時,與上帝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人的心理壓力水平最低,要比迴避型關係的人低得多。

亨德森表示,「如果人們不確定或者他們個人在生活中經歷了一些危機,而這種危機多數也與他們對上帝的看法交織在一起的話,他們越是處在孤立的環境中,信仰就會越焦慮。但如果能進入一個健康的聚會中,他們在面對生活中艱難、緊張的時刻時將擁有更多的穩定性。」

亨德森認為,這項研究的結果揭示了對上帝的信仰及其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複雜性,他提到「威斯特伯勒效應」,這是他基於堪薩斯州托皮卡市(Topeka, Kansas)的威斯特伯勒浸信會(Westboro Baptist Church)提出的。

該教會是由2014年過世的弗雷德·菲爾普斯(Fred Phelps)創辦的原教旨主義事工,是一個有爭議的家庭式教會,自稱是堅持「聖經教義」的「老派浸信會」(Old School Baptist Church),宣揚反對一切形式的罪惡,在網站上有「上帝憎恨同性戀者」的口號,也因該類型的口號和信仰實踐被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稱為「可以說是美國最令人厭惡和狂熱的仇恨團體」。

亨德森觀察該教會指出,「他們對上帝有非常激烈的看法,[認為]上帝是非常憤怒、仇恨和審判的。根據他們對上帝的信仰來推測,普遍看法會認為他們很大可能心理上會不健康:如果你相信上帝那麼憤怒,那可能會導致你有很大的壓力。雖然我沒有數據支持這一點,但我的懷疑是,在精神方面,他們或許會很好,因為如果你相信上帝超級憤怒但是並不恨你,那麼你會覺得很好。」

「根據研究結果,我們更確信,關於上帝的信仰最好是根據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來理解,」他補充說。「人們與上帝的關係,他們感知上帝的方式,這些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特別是當他們不可避免地遇到緊張的事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