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為何教會難以與其他基督教機構配搭合作?

為何教會難以與其他基督教機構配搭合作?

我在南非參與「非洲基督教媒體會議」並擔任講員。當時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基督教機構領袖如何與其他機構合作,以致在潮流文化中產生更大影響力」。這個議題之所以重要,因為在世界範圍內,要讓各地區眾教會聯同宣教事工機構、非盈利團體和相關組織等開展國際性的活動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與傳媒有關的合作,難度就更高了。然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中屢見不鮮,聖經中就記載了不同時期的領袖,如摩西、大衛、保羅,甚至耶穌,為要團結當時的信眾常常費盡心力,就連耶穌在最後的禱告裡也不忘再次為信徒的合而為一祈求。然而,在今天,要叫主流媒體事工與教會、機構之間、或教會之間合作推動某個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為要改變此等狀況,我們需要先了解造成合作困難的連串原因,再商討一些讓雙方能夠合作的建議:

• (Phil Cooke)

教會與宣教機構合作困難的因素

1,許多領袖視合作為競爭
領袖擔心當與其他教會或機構合作時,便會流失會眾或捐助者。雖然人們經常為這一點辯論,然而事實的確如此,無論你認同與否,這是教會與機構不能合作的一大原因。

2,個人和組織機構各有不同的領異象(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各個組織團體的事工理念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合作起來有困難。所以,當你向服務對象是家庭的愛家協會提出協辦和商業領袖有關的活動方案不被採納時,不要泄氣。

3,每個人對自己的想法感到最興奮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所以無論你的見解有多棒,抑或那是從神而來的領受,別人也不一定會理解或接受你的想法。

4,我們需要理解大型教會、宣教機構以及非盈利團體的限制
事實上,大型機構無法說變就變,因為牽涉到大量的員工、發展策略和進行中的項目,這些機構當然以完成它們的事工使命為主,而不是你的目標策略;即使它他們願意接納你的想法,也往往需要費盡功夫各方配合才能夠實行。

在了解過上述的障礙後,下面有一些針對教會與事工機構合作時的建議:

1,向每個機構組織解釋如何在合作中獲益
對機構組織來說,參與合作計劃意味着需要投入金錢、時間、人力、資源或必須有果效;所以,他們自然想知道:參與合作會有什麼益處?所以,若要引起機構對於合作的興趣,首先便要讓它們知道從合作中有何收穫, 比如有助增加捐款、達到宣傳效果、增加曝光率、以及建立新的關係等等。

2,傾力推銷
大型廣告公司,在要給潛在客戶進行推銷時,常會花費3萬到10萬美元去製作電視廣告、平面廣告、電台廣告、以及網站宣傳等等,為的是讓潛在客戶知道若選擇彼此合作會有什麼效益。當然,我們不一定要依樣畫葫蘆,但我們的確需要提供一些實質例子去證明活動如何能奏效,以及合作所帶來的成果。如果這是個重要的企劃,你更需要預先做好資料搜集,作足夠的準備,以便能提供清晰的願景。

3,發揮合作單位的長處
每個教會和宣教機構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點,故應確保在合作中,每個機構都能用上自己的強項;所以在進行規劃時,要了解各個媒體平台的長處,以便在安排活動崗位時,可確保每個參與的媒體機構都能夠展示他們獨特的一面。

4,平等交易
若你要與其他組織機構進行合作,你自己也需要有所付出,對方希望看到你也有為這次合作投放資源;所以在合作前,先預計你願意投入多少。

5,先考慮結果,再擬定行動策略
數十年來,聖經公會用了數百萬元的捐款去印製聖經;可是,我的非洲朋友告訴我,在非洲的倉庫里還存放着成千上萬的發霉聖經,只因非洲人大多是文盲。如今,聖經公會明白,捐贈者不只是希望支持印製聖經的事工,他們願意見到有更多人相信聖經中的上帝。所以,當你要與宣教組織洽談合作計劃時,確保是以事工的果效為前提,而不僅僅是協辦一次活動。

6,在尋求合作之前,先嘗試自己找辦法
機構組織對你的合作方案感興趣,往往是看到你對相關的議題有相當的認識,肯做不同的更新改變,並從中累積經驗教訓;正是這些經驗吸引機構組織的注意。

7,自己要成為一位有能力的領袖
很多牧師和事工領袖只會跟隨他們尊重的領袖。

8,接受現實
有時,你或許會有一個絕妙的想法和精彩的活動計劃,但你仍然得不到有潛力的合作夥伴垂青,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感到泄氣、沮喪、甚至放棄。請記住,無論透過一整個團隊或只是一個人,神都能作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要繼續努力。儘管以色列人不合作,摩西仍然抱着對神的信心帶領他們往前行;歷史中那些偉大的電影製片人、作家、音樂家、思想家和領袖都少不了受到別人的拒絕、批評和排斥,只是,他們從未放棄,依然選擇順服神的帶領,最終成就令人驚喜的結果。

「教會與機構如何能夠配搭事奉」這個討論是非常重要的,也極有價值。因為只要教會與機構之間能放下各自的疑慮,並願意結成合作夥伴,這個聯合體將會為現今的社會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

(翻譯: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