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約拿教給基督徒的功課:留意你焦慮時期的怒氣

約拿教給基督徒的功課:留意你焦慮時期的怒氣

• (Mark H. Creech)?

對我來說,約拿的故事是聖經中最有意義的經文之一。這個故事不僅告訴我們一個奇蹟:有一個人被一條大魚吞了三天三夜並活了下來,而且還提醒我們在代表耶和華面對那些離棄他和他的道的人時應有的態度。

約拿被神呼召去給尼尼微人傳道。一開始他不想順服神。這個不情願的先知反抗神,並且上了一隻船躲避神。他的反抗只能證明是徒勞的。神使大風浪攔阻了這條船,最後約拿被船上的人拋在海中。若不是神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原本是會在海里消失的。實際上,是神救了約拿的命,並且為他指示通向尼尼微的正確通道。

面對神又給的一次機會,約拿順服了神。他到尼尼微去傳道,並且聖經上說整座城都悔改並被赦免了。你可能會想這會讓約拿很高興。恰恰相反,他很惱怒,因為他自己深愛的民族曾受到尼尼微的壓迫。當他宣告審判時,他肯定是帶着極大的驕傲和熱忱,而且為尼尼微人會得到他們應得的報應而感到興奮。

我想今天的很多基督徒都被怒氣所折磨着。

我們看到政治家、名人和主張改革並有偏見的報刊,從內部摧毀了他們熱愛的蒙福的國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五千六百多萬胎兒被流產,這些胎兒身體的器官被收集並賣掉。法院專橫地駁回人們對於婚姻的意願,把他們自己的意願強加在憲法和法官制定的書面法律之上。現在在這個國家,實踐自己信仰的基督徒人士被重重罰款甚至被關進監獄。

這太讓人憤怒了!

憤怒似乎是唐納德·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感染力。成千上萬的基督教福音派人士與他站在一邊,或許是因為他發泄了他們心中最深處的沮喪。很多人說特朗普是他們心中的鬥牛犬,如果他們口中不說「噁心他們,唐納德,噁心他們。」

然而,聖經依然告誡我們,「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各書1章20節)

亞里士多德說,「勃然大怒並不難——每個人都可以——但是發泄怒氣時找准對象,把握分寸和時機,明確目的並採取恰當的方式——這是不容易的,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我們大多數人在很多時候都做不到。然而,耶穌做到了。他憤怒了,用鞭子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他們兌換銀錢的桌子並稱之為「賊窩」。因此對於公義的憤怒,是合乎理的,只有聖靈的憤怒不是為自己,總是單單基於對神榮耀的熱情和愛之上的。

威廉·巴克利寫到,「如果沒有人對虐待和專橫的罪感到憤怒,這個世界會變成一個更可憐的地方。但是如果這種憤怒太過頻繁,會讓其成為任意自私發怒的藉口。」

馬可福音講述了宗教領袖嚴厲指責耶穌在安息日治療一個人這件事,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馬可福音3章5節)換句話說,他帶着怒氣看他們,並不是惡意的或報復性的怒氣,而是一種憤慨,這種憤慨帶着對這些罪人的憐憫。

神想讓約拿去給尼尼微人宣布審判。他想讓約拿勇敢表明立場,但是他也想讓這個立場被憐憫所充滿。神準備示範這一功課給約拿看。

一天,當約拿在城外等待的時候,他坐在自己搭建的小棚的蔭下,想要從烈日的暴曬下得到一點慰藉。然後聖經說到,「耶和華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約拿書4章6節)

但是到了次日早上,一條蟲子來了並摧毀了這棵蓖麻,炎熱的東風也隨之而來,而且太陽不間斷地暴曬這個先知的頭以致於他希望自己死了才好。

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章10-11節)

一些基督徒似乎關心他們房子周圍的植物和他們的寵物甚於對人類靈魂的關心。

我相信,這篇經文所暗含的是一個我們要記住的原則,正像神想要約拿記住的一樣。

已故的Dr. M.R. DeHaan在他對約拿書的評論中簡要地講述了神對約拿說了類似這樣的話語:「記住,約拿,在你不順服時,在你反抗時,我對你如何地耐心…… 假設一下我用公義對待你的話會怎麼樣。你今天就會被交給地獄。但是在我的恩典、慈愛和長久忍耐下,儘管你有種種的不配和反抗,我還是讓你成為了我愛、拯救和關懷的對象,而你現在反對我為其他人做同樣的事嗎?你應該羞愧,約拿,因你的態度,你要更加羞愧。你和這些異教徒是一樣的,你怎麼能如此冷漠呢?跟他們比起來,你甚至是個更大的罪人。因為你知道神和他的旨意並他的話語,而且你比這些可憐的異教徒表現更差,因為他們從沒有得到你已從神那裡得到的機會。」

對于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和他們自身的基督徒來說,這些是痛苦的日子。在日新月異的文化里,他們往往被中傷或排斥。誘惑就是被錯誤的憤怒所控制或激起——一種惡意的憤怒——不管我們是否承認,這種憤怒會使我們希望看到站在生活錯誤一邊的人得到他們應得的審判。

我們可能甚至大手一揮,說,「讓他們死去吧!」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在言語或行為上對這種情感妥協,我們必須一直被我們對神的火熱所激勵,而不是被一些自私的惱怒所驅使。我們必須對別人有同情和愛,關心他們的靈魂,就像神關懷我們一樣。

唯有這條路是神的道。唯有這條路值得「基督徒」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