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為何如此殘暴?
法國國慶日發生的大屠殺似乎表明,受伊斯蘭國(ISIS)鼓動的暴行將沒完沒了。在最近發生的這起屠殺事件中,突尼斯裔的司機穆罕默德·布赫萊勒(Mohamed Bouhlel)在法國尼斯(Nice)開着卡車沖向人群,造成至少84人喪生200人受傷,死者中還有10名兒童。
與此同時,還有報道指出,法國官方扣押下了一些對酷刑折磨的新聞報道,其中就有去年巴塔克蘭(Bataclan)劇院裡發生的砍頭、剜眼、性酷刑等內容。
所有這一切都匯聚到這個問題上:伊斯蘭國為什麼這麼做?他們怎麼可能如此暴虐不仁、殘酷成性?
最近發布的一項名為《伊斯蘭國:恐怖大軍內幕》(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的研究了這個問題。作者哈桑·哈桑(Hassan Hassan)是位於阿布扎比德爾瑪(Delma)機構的分析師,他說在這類暴行之後確實存在着一個殘暴的邏輯。
哈桑提到了一份題為Idarat al-Tawahush(殘酷手段管理,Management of Savagery)的著名聖戰文本,其作者是署名為阿布·巴卡爾·納吉(Abu Bakr Naji)的聖戰理論家。這本書是伊斯蘭國核心文獻之一。納吉認為,當初擊敗十字軍並不是因為正規軍之間的大規模戰爭,而因為漫長的消耗與疲勞戰過程。
用哈桑的話來說:「伊斯蘭國的想法是,暴力事件一定要平穩上升,持續不斷地去震懾、去恐嚇。在這個意義下,隨機的暴力行為已經遠遠不夠。要不斷變本加厲,變得更加殘暴,要有創造力、令人瞠目結舌地殘暴……重要的是要強調伊斯蘭國在關鍵時候增加了其殘暴程度,而不是在特殊情況下才這麼做。」
這就是為什麼暴行必須曝露給世界看的重要原因。伊斯蘭國的首要創始人扎卡維(Abu Musab al-Zarqawi)在2004年殺害美國人尼克·伯格(Nick Berg)的時候已經為此設定了先例。
在論及具體的暴行時,哈桑發現在伊斯蘭國一個具有相當可操作性或者說顯而易見的神學手法,他稱為「能動的」(kinetic)伊斯蘭教法。伊斯蘭國並沒有將自己的暴力建立在他們的神學篇章之上,反而傾向於使用描述早期有權威性穆斯林人物敘事、故事和傳記作為榜樣,以此來指導如何執行聖戰。
哈桑寫到:「伊斯蘭國利用這些故事與主流概念、觀念向結合,作為其正在形成中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架構的組成部分。穆斯林教士在理論領域裡高談闊論,而伊斯蘭國則訴諸故事和行動。」
伊斯蘭國的「天才」在於,這麼做不會觸發他們行為與聖戰「理論」之間的對比,而是將自己的行為與伊斯蘭創教時期的榜樣們相提並論。
從政治人類學的角度說,政治行為總伴隨劇場效應。具體到伊斯蘭國的神學而言,似乎全世界還將繼續觀看那些難以言表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