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婚姻建立在磐石之上,還是危如累卵?

婚姻建立在磐石之上,還是危如累卵?

(Photo: Unsplash/Jeremy Wong Weddings)
(Photo: Unsplash/Jeremy Wong Weddings)

許多年前,許多報紙上還有「親愛艾比」這樣的欄目,裡面曾有過這樣一段有趣的談話:「親愛的艾比,我44歲了,想要遇見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但沒有壞習慣的男性。簽名:羅絲。」「親愛的羅絲,我也想這樣。簽名,艾比。」

喬治·華盛頓曾觀察到:「我總把婚姻視為人一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幸福或悲劇的基礎所在。」

最近,我講道的題目是建立在磐石之上(在耶穌基督里)的婚姻與危如累卵式婚姻的對比。

詹姆斯·肯尼迪(D. James Kennedy)博士長期擔任我的牧師,他曾提到,在神創設教會並國家之前,他先創設了家庭——起於婚姻。

對神而言,婚姻很特別。聖經以婚姻為開始。聖經以婚姻為結束。婚姻描繪了信徒與基督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撒但將矛頭對準了婚姻。

婚姻對社會有益,因為其是對邪惡的第一道防線。婚姻是所有社群的構成部件。

一般而論,研究表明已婚的人更快樂,不過在我們這種文化氛圍里,你未必會知道這點。尼古拉斯·沃芬格(Nicholas H. Wolfinger)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問:「已婚的人依然更加快樂嗎?」他相當肯定的得出結論——來自總體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 ,縮寫為GSS)的數據表明:「已婚成年人比未婚成年人更快樂。」

無論如何,今天的婚姻遭遇圍城。不過這一定就是新鮮事嗎?1983年的時候,美國參議院舉行「破碎家庭聽證會」。他們這麼做是因為一個叫卡爾·齊莫曼(Carle Zimmerman)的哈佛大學歷史學家於1947年時描繪了希臘羅馬文化「瓦解的最後階段」。齊莫曼是這樣描寫家庭瓦解的,然後導致了這些古代國家的崩潰:

1.婚姻失去了神聖性,頻繁以離婚告終……

2.婚姻儀式的傳統意義喪失。另類婚姻形式興起……

3.女權運動勃興……

4.輿論對父母、父母責任、總體權威的不尊敬愈演愈烈,以至於對那些養育孩子的人而言,為人父母變得更為不易。

5.青少年行為不良、濫交、叛逆的事情越來越多。

6.人們普遍拒絕傳統婚姻,不接受家庭責任。

7.人們越來越渴望——並且接受——通姦行為。

8.各種各樣的性變態行為被容忍——而且廣為傳播。

無論這是古希臘、古羅馬、1947、1983還是今天,家庭的破碎對整個社會的崩潰產生難以置信的影響。正如切斯特頓(G. K. Chesterton)曾注意到那樣:「家庭完了,社會也完了。」

然而,還是有許多人想從根本上毀滅家庭,我想到了那本出版於1848年的經典,《共產黨宣言》,在裡面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鼓吹「消滅家庭。」馬克思主義者們顯然在瓦解家庭領域大獲成功。保羅·肯戈(Paul Kengor)在其著作Takedown(暫譯為「拆毀」)一書中記載了一切。

兩年前,一位谷歌高管因為讚揚家庭意義而從公司獲咎。他不得不道歉並且卑躬屈膝地談論另類「家庭」結構。

但我還是信靠全能之神、我們創造者的話語,無論時代如何,這都高於硅谷高管或者馬克思主義教授們的話。有一天,一些宗教領袖問耶穌,神是否允許「無論什麼緣故」(馬太福音19章3節)的離婚。「無論什麼緣故」?這聽上很像今天的無過錯離婚。

耶穌以追溯到創造本身來回應他們:「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馬太福音19章4-6節)

我記得曾經聽一位離婚律師這麼說,他在吃完午飯準備返回工作崗位時打趣到:「好吧,我打算回去把『神所配合的給拆開了。』」

但我要指出的是,你如何結婚——為婚姻做準備,而不僅僅是婚禮——是非常重要的。我妻子(因着神的恩典,我們已結婚39年)和我決定,在我們結婚前,我們可以自由使用那個詞語——離婚,然而,在我們結婚之後,我們甚至不能拿這詞開玩笑。我們恪守這承諾。

聖經教師德哈恩(M. R. Dehaan)說過「世界上離天國最近的地方是基督徒家庭,在這裡,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一起為主、為彼此生活在愛與和平中。」離地獄最近的地方則是其反面。

本文作者傑利·紐康(Jerry Newcombe) 和甘雅各(James Kennedy)博士一起主持《Truth that Transforms》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