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观点与评论 |
如何与神交谈

如何与神交谈

如果想要和一个朋友进行一次重要的谈话,你会如何进行呢?对一次成功的拜访而言,有哪些必要的组成部分呢?

至少有一点,那就是你们俩都得参与到对话中吧。如果只是一个人唱独角戏,那就不是交谈了,不是吗?

现在想象一下与宇宙创造者的对话吧。这可能吗?当然。而且,就像别的谈话一样,与神交流包含了双方的发言与双方的聆听。

神在1500年间通过40位不同作者写下66卷书。旧约和新约共同组成神对属他之民所说的话。感谢神,“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换言之:“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得后书1章21节)

论及圣经,你不必考虑这是不是真从神而来。圣经是受启示、无谬误的话语。当神的孩子们今天阅读圣经、聆听别人教导并宣扬圣经时,圣灵就继续对我们说话。当我们通过祷告和圣经与神交谈,神就对我们的心思说话。

圣经从本质而言,是神写给他孩子们的“情书”。如果你想要渴望定期与主进行交流,你需要培养对圣经的渴望。耶利米先知这么表述他的饥渴:“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书15章16节)

灵性成熟的唯一途径就是靠神的话语来喂养,然后将其付之实践。彼得曾写到:“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彼得前书2章2、3节)

当信徒选择默想圣经,与神交流的大门就打开了,各种想法和洞见开始涌流进你的心思。圣灵通过神的话语做工,将神的心思和神的意愿告诉他的儿女们。

诗篇作者宣称:“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篇105节)也就是说,圣经照亮我们接下来的道路,还有我们未来人生的门徒之旅。对信徒而言,这条道路终有一天会在天堂中到达巅峰。

大卫说过:“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篇11节)当我们在走向天国的道路上,神渴望每天与他的孩子有交流。

当我们向神祷告,我们就向主敞开了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我们这么做,就是承认自己的罪;赞美神的名;向神对我们祝福表示感恩;将我们恳求带到神面前。因为祷告是基督徒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徒被教导要“不住地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7节),我们应该全天候都参与到与神的交流中。

神想要听到我们的祷告,因为他渴望与我们有亲密关系。用诗篇作者的话来说:“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在他面前倾心吐意。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篇62篇1、8节)

上一次你向神倾吐心声是什么时候了?现在想象一下,每天你都这么做,同时每天用许多时间聆听神通过圣经对你说话。思想圣经里的段落能带来新的洞见、清晰的指引、巨大的鼓舞、使人归正的智慧还有蒙福的保证,也就是“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翰一书1章7节)

与神交谈是双向车道。阅读圣经、思索经文激励着我们去祷告,而祷告增加我们更加去阅读神写给我们这封情书的渴望。一旦你进入这样的过程,那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愉悦并精力充沛。

耶稣说过:“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翰福音15章7节)想想吧,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在神的话语里花的时间越多,我们的信仰就越坚固。当我的信仰变得越坚固,那我们就得到更多对祷告的回应。

当我们花时间在神的话语里,我们的祷告就越频繁,就越以更大的信心祷告,反之,忽略圣经则导致一个软弱、无效的祷告生活。如果我们没有每天都深入到神的话语中,我们就失去持续祷告的动力,而且我们也失掉在信仰里祷告的能力。

耶稣曾引用过这段旧约经文:“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4节)正如我们要喂养身体来维持健康一样,我们也要靠喂养灵魂以增进灵魂的健康。

爱孩子的家长非常乐于与孩子们谈话。同样,神爱与他的孩子们交谈。圣经告诉我们“以诺与神同行”(创世记5章24节)而且“挪亚与神同行。”(创世记6章9节)同样的话能说到我们身上吗?你我有没有每天都与神亲密同行呢?

想想吧,如果这些知名段落和熟悉的圣经经文成为我们生活旋律、我们内心的最高目标,那会发生什么?

“就一次与你更亲密的同心,求你答应,耶稣啊,这是我的恳求,每天与你亲密同行,愿此成就,亲爱的主啊,愿此成就。”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诗篇42篇1、2节)

圣灵很想要在我们心中持续不断地创造出这种渴望。你我愿意在今天呼求圣灵,邀请他用更多祷告的能力、对神之话语更大的饥渴来充满我们吗?

正如穆迪(D.L. Moody)曾说过那样:“我们必须每天都被圣灵充满,因为我们都是有漏洞的器皿。”这是为什么圣经和祷告对要活出一个有效、为神所喜悦门徒生活不可或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许我这两篇相关文章也会对你有所帮助:“吃到饿” (Eat Until You Are Hungry)以及“喝到渴”(Drink Until You Are Thirsty)。

本文作者Dan Delzell是内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Papillion)的泉源路德会(Wellspring Lutheran Church)牧师,也是基督邮报的定期供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