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聖經中的理由:我們因何看不見耶穌

聖經中的理由:我們因何看不見耶穌

你是否發現:事情很容易往壞方向發展?神意識到了這點,他用聖經幫助我們把那些得眼見、得經歷的事物保存在真光里。詩篇119篇105節乃是關於聖經角色最重要的說明:「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在南極基地的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引力波的漣漪,因此證實了宇宙大爆炸的存在。讓我們祈禱,聖經之光也能引領他們解釋所見之物吧。

我們用耶穌基督的復活--創世中最為光所充滿的事件之一--作為例子,理解聖經如何將光照進我們的現實之中。

在復活發生的那個星期日早晨,抹大拉的馬利亞對發生了什麼有着難以磨滅的體驗,她是第一個看見復活後的耶穌的人,也是第一個受指派去向別人宣告福音的人。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她一開始也弄錯了?

為什麼她一開始沒認出耶穌?又是什麼讓抹大拉的馬利亞看清耶穌到底是誰?她所學到的將如何幫助我們在今天訓練自己的感覺,由此能更多體驗到活生生的耶穌,感覺到耶穌的同在,感覺到耶穌正跟我們打招呼?

感官知覺是奇妙的。有了好的訓練與自我控制,我們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上能更為準確,也能體驗出更多的意義。比如在我們童年的早期看來,現在你正讀着的這些字詞只不過是一些點點劃劃。受過訓練的眼睛則能立刻看出整句話的意思。知覺發展出的成熟性和敏銳性取決於許多個人因素,比如,巴拿巴就有成熟的能力,能夠「看見神所賜的恩」。我們也能從抹大拉的馬利亞的例子中學到很多。能幫助我們的學習曲線獲得極大改觀的事實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明顯一開始也沒有認出已復活的耶穌。然後,過了很短一段時間,她就成了復活的首個見證人:耶穌親自委派她把復活的消息告訴眾門徒和其他人。

這引人入勝的故事引出了兩個重要而又具有當代意義的問題:

1,為什麼抹大拉的馬利亞一開始沒認出已復活的耶穌?
2,為什麼抹大拉的馬利亞隨後又馬上認出了已復活的耶穌,並被耶穌賦予向門徒和其他人宣告他已戰勝死亡消息的使命?

1,失敗

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失敗對我們來有着異乎尋常的啟發性。聖經文本--尤其是在約翰福音20章11-18節里--談到了即便耶穌就站在她面前、即便她當時心裡也只想着耶穌,但她都沒能認出活着的耶穌的四個理由。有趣的是,聖經所提這四個「理由」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成為錯過顯而易見的耶穌的「充分理由」。因為這理由中的每一個都關係着抹大拉的馬利亞人格的一個不同方面,而我們和她一樣都有這方面的人格,所以,所有這四個理由現在也都與我們有關,關係着我們經常無法認出耶穌的在場與他的聲音。

心靈: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心關注尋找與取回耶穌的遺體,並不是尋找那個正跟她談話的健康人。她剛剛查看了洞穴中的墳墓,裡面耶穌的遺體已經不見了,就是她看着亞利馬太人約瑟和尼哥底母在星期五晚上仔細安放了墳墓中的遺體。既然現在這遺體消失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合理地推測有人搬走了耶穌的遺體。因此,她的思慮集中在找回遺體上,所以她問自己在墳墓邊看到的「陌生人」:「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她打算去尋找耶穌,把耶穌取來!這婦人有多大力氣呢?關於抹大拉的馬利亞有多專注,一個絕佳的標誌就在於,她非常激動,甚至想着靠一己之力,就要找到耶穌的遺體並放回墳墓中,或者英雄般地搬到別的什麼地方。如此投入!如此專心!在那時刻,沒什麼比照料好耶穌的遺體更能榮耀耶穌的了,因此,對於當時正在她面前、跟她談話的耶穌,馬利亞反而視而不見。

這種因為心中過分專注而導致視而不見的現象也會在我們身上發生,由此讓我們錯過了耶穌的出現或他的聲音。我們的心是否會過分關注於耶穌過去的故事,也許一些是我們自己以前的見證,反而對耶穌充滿生氣的現實存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是否偉大的基督教傳統和充滿奧妙的教派差別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關注積極活躍着的已復活的耶穌在我們周遭所進行的事工?《基督郵報》所載一篇文章《最好的基督徒是懷疑着的基督徒(1)》(The Best Christians Are Doubting Christians (Part 1))為當下所面臨的這種問題提供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視角,稱其為「泡在福爾馬林里的信仰」。這種致命狀況迄今仍是生活在我們時代的基督徒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身體:關於抹大拉的馬利亞的這段記載,一開始就兩次提到了她的哭泣:「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里看。」巨大的悲痛占據了她的全部。抹大拉的馬利亞是見證耶穌之死的門徒之一,現在她甚至更加悲痛,因為她以為有人褻瀆了耶穌的遺體。她的眼中充滿了熱淚,模糊了視線。淚滴讓光線的路徑發生折射,所以即便身邊熟悉的面孔也變得「模糊」。不僅如此,深深的悲痛和憤怒累積起來,即便最簡單的成年人的知覺與思維也會被扭曲。眼中含淚,情感上起伏不定,讓抹大拉的馬利亞身體受到了影響,她看不清楚,聽不明白。

這種由情緒和身體引起的「視而不見」會不會扭曲我們感覺,讓我們無法感知耶穌的存在,即便他現在就在我們身邊?當然,我們的罪感會扭曲我們的視覺、聽覺和思考能力。我們仔細想想自己,會發現自己常常也會不必要地讓我們對耶穌恩典的清晰感受變得複雜化。我們害怕他公正的審判,常常忽視了他充足的慈愛與寬恕,即便當他奇妙地將恩典向我們訴說時。

精神:抹大拉的馬利亞的精神剛剛被嚴重的「分神」,她和空墳墓中的那兩個天使進行了一段簡短的對話,兩個天使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着,「一個在頭,一個在腳」。能與天使談話已非常令人吃驚了,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是沒有關注接下來耶穌自己要親自跟她說話了。

這種分心會導致我們對耶穌的存在視而不見,即便現在他在我們身邊也如此嗎?當然,我們每人的人生都很複雜,有各種各樣數不清的事情需要去分心、去擔心,因此,對神本身進行豐盛、有生命力的聚焦,關注他在我們身邊做了什麼,乃是一大挑戰。

心智:閱讀馬可福音16章12節可以看到,耶穌在復活之後看上去有所不同,正如你所期待那樣!畢竟,他剛剛經受了極殘酷的羅馬酷刑,暴力、痛苦的死亡以及在星期五下午和星期日早上之間一些宇宙中的屬靈爭戰。現在,耶穌也正經歷着他救贖工作最終完成後的終極喜悅。這樣經歷痛苦、完成巨大的成就和獲得終極喜悅都可能展示在耶穌的臉上。他看上去當然有所不同了。對那些沒考慮到希望與變化的人而言,也許要一開始就認出他來確實不容易。

這樣心智方面的影響會不會讓我們對耶穌的存在視而不見,對他的聲音聽而不聞,甚至當他在我們身邊時也都不知不覺呢?當然,我們對耶穌外貌的感知很容易誤導我們。簡單說,太多耶穌的「肖像」都把他描繪成了一個歐洲人,他當然不是這樣。這些肖像都沒有畫出耶穌有多健碩,畢竟他當了幾年木匠,而當時並沒有強有力的工具。從更深層面上講,耶穌他常常以「最卑微」的弟兄姊妹的形象來向我們展示自己。你能想象一下這些話的意思嗎?

2,成功

耶穌所要做的就是說出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名字,這就足夠了,她「覺醒」了,她能看見耶穌復活後的形象,聽到他的聲音了。其他什麼都沒有變,但一切都已不同!一切似乎都終結於星期五下午那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可怕悲劇之中,現在則是屬於耶穌和他門徒、教會的一個異乎尋常的、救贖的、充滿恩典的事工的開始。為什麼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首先看見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要她來擔任向門徒和其他人宣告福音到來的信使呢?既然抹大拉的馬利亞有四個理由在當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也有理由能讓她奇妙般恢復了認出耶穌在場和聽見耶穌聲音的能力。同樣是四個方面的理由--因為神的奇妙恩典,能夠挽回萬事也確實挽回萬事。在我們自己的視覺和聽覺方面的「覺醒」也有四個方面的積極因素,讓我們在當下就能看見、聽見復活的耶穌。

心靈:無論其他事情如何變化,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自己心中深深關注耶穌。她之所以極關注於搜尋、找回耶穌的遺體,是因為她更為關注自己獻身於耶穌,她的救贖主。在我們的時代,信徒很容易就想找回那過往的偉大時代,反而錯過了當下復活了的耶穌的聲音與同在,錯過了他正引你前行。我們多思慮的心,現在能否再度燃起最開始那種對耶穌的愛呢?

身體:抹大拉的馬利亞身體為極度的悲傷所折磨。悲劇是,在彼得和約翰「回自己的住處去了」之後,只有她獨自一人這空墳墓中哭泣。彼得和約翰「回自己的住處去了」是要幹嘛呢?他們為什麼把她一個人留在那裡?她又為何要獨自一人留下?抹大拉的馬利亞自己很清楚,也見識過她的救主耶穌能夠治癒所有的傷痛。在她的傷痛中,她很坦然成為第一個得接受了福音恩典醫治的人。在我們的時代,也經常有人因為身體上的痛苦而開眼看到耶穌,聽到他的聲音。神在今天依然經常利用悲傷或者痛苦--或兩者同時--讓我們覺醒。我們的身體現在能否再因為耶穌充滿活力的同在和聲音而覺醒呢?

精神:抹大拉的馬利亞因為她和兩個天使的談話而分心,當然,這就像我們也會分心一樣。關注過去的、特別的經歷也沒什麼不對。對抹大拉的馬利亞來說,這不過是個暫時的小插曲,對我們來說其實也一樣。我們很容易因一個「崇拜體驗」分神,而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來體驗活生生的主自己,讓他來引領我們前行。在其他情況下,我們能否也為了一個美妙的成功、一個激動人心的機遇、一個偉大的時刻而迸發出坦誠感恩上帝的激情,然後完全錯過了個人遇見復活救主、並把我們提升到另一層次的珍貴機會呢?我們的精神現在能否再度關注到我們活生生的救主身上,看見他的存在,聽到他的聲音呢?

心智:因為耶穌「變了形象」,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認出已復活的主時反應有些慢,現在主已經完全戰勝了罪和死亡,被殺的羔羊已成為永遠活着的羔羊。然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對於經歷的變故也有所了解,她本人也曾被耶穌基督的驚人恩典所改變。所以他知道外表形象可以是非常膚淺的。既然我們為耶穌繪就的「肖像」大部分都是錯的,那我們所固執的一些「假設」同樣也是錯的,我們尤其需要開放的心智,持續不斷地被聖經之光和聖靈的真見證者引領,我們需要時時處處尋求他,尤其是在最卑微的弟兄姊妹之中。然後我們就能看到他,聽到他。我們是否準備好敞開我們的心智呢?

關鍵點:抹大拉的馬利亞的那次沒認出耶穌的著名經歷和她後來的極大成功,對我們都有指導意義:在心靈中,在身體中,在精神中,在心智之中。讓我們認真考慮我們最近一次是在何時、何處見到、聽到主;同樣,在新的地方也要如此。由此,我們又能看到他,聽見他。畢竟,主有句名言:「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