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观点与评论 |
耶稣诞生是支持生命的美好论据

耶稣诞生是支持生命的美好论据

每年这个时候,许多文章都会围绕着基督诞生的具体细节——确实发生在马槽里吗?果真是冬天吗?博士什么时候出现的?不过,故事的核心确凿无误,因为这是直接从福音书的章节中采撷而来。我们在每个耶稣诞生的场景中都会看到对这内容的描绘。

耶稣诞生的主题在12月是太过常见的场景,我们甚至会轻易忘掉他们是如何直面对峙我们这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

跪在马槽边的是一个没什么地位或手段的女孩,他对神圣的召唤说“是”,从而成为全部历史中心事件的一部分。当面对这意义深远并意料之外要成为基督之母这一恩典时——这可不仅仅是她要肩负9个月,而是终生的负担——她接受了。因着她的顺服,我们的负担被举起。

在她身边站着一个安静的男人,世人记住了他的公正和高尚,因为他认为未婚妻的益处高于自己的名誉。他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来养育上帝的儿子。

当然,还有婴儿:耶稣自己。他的无私奉献最意义深远。耶稣不但将与父同在的荣耀看为虚无,而且取了仆人的形式,担当我们的软弱,最终在十字架上担负我们的罪。

十多年前《耶鲁每日新闻》(Yale Daily News)上的一篇强有力的文章,让我能更好地看到耶稣诞生故事中自我奉献的内涵。当时只有19岁的布莱斯·泰勒(Bryce Taylor)写了关于圣诞节的故事和人们熟悉的马槽场景的图片,作为对我们以自我为优先文化的批评。

“在整个圣诞故事中,”他注意到,“我们发现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即逆境必须以自我牺牲来面对……马利亚必须忍受伴随婚前怀孕而来的羞耻和肆无忌惮的流言蜚语;约瑟必须去决定是与马利亚分开,还是抚养一个不是他自己的孩子。即使是智者们,引用t·s·艾略特(T. S. Eliot)的一首诗,(必须穿越)“肮脏的城市,不友好的乡镇。”

特别是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对所有这些自我奉献——尤其是上帝的恩赐——充满了敬畏和赞赏。即使是非基督徒也能看到这种自我牺牲的美好。在这一整年里,我们尊敬那些士兵、消防队员和抢险救援人员,以及其他做出自我牺牲的人。然而,正如泰勒在他的文章中所指出的,12月的消费电视节目、游戏系统和汽车的风潮,这些都与耶稣诞生的主题“自我清空”相冲突。

在节日的喧闹过后不到一个月,我们每年都会纪念罗伊诉韦德案,这是我对他人生命权利的最终主张。马利亚对一位不速之客说“是”,而我们的文化和司法制度说“不”,这两者之间的对比简直是再尖锐不过,甚至是致命的。

然而,泰勒并没有重述反对堕胎的常见而必要的理由,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吸引了他那些以世俗为主的读者的美感。

“哪个更美好呢,”他问到,“哪个更高尚,更令人钦佩呢:美国妇女叫嚣要求不让婴儿侵入她身体的权利,还是年轻犹太女孩在圣诞故事中牺牲自己的计划与名声,以此打开新生命的恩赐?什么更有价值的呢:是寻求方便,还是接受呼召去牺牲的生活?认真思考耶稣诞生的场景,会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美能拯救世界。”在上帝之子的自我奉献的道成肉身中,在第一个圣诞节的所有自我奉献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瞥见他的意思。

每年12月,世俗世界都会面临耶稣诞生的场景,提醒人们生比死更好,生比堕胎更可爱,为他人牺牲比以自由的名义结束生命更美好。(美中之美啊!)这些场景宣告了唯一能让我们从自私中解脱出来之人的到来。

这提醒无所不在。

参考内容

泰勒:Christmas now and once before(暂译为“圣诞今昔”)布莱斯·泰勒(Bryce Taylor),耶鲁每日新闻(Yale Daily News),2008年12月5日